全国3D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团队
创新设计协会王绪坤、魏亚鲁、刘绪超、刘新宇、包会丹、安森、韩忠祥、赵祥光、杨光辉九位同学,参加了“第九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在山东赛区决赛中,参赛的九项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全自动螺丝包装机”和“快递装车输送机”两个项目获特等奖获得进入全国决赛的资格,其余项目分获一、二等奖。
在参与过程中成长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自2008年开始举办,已连续成功举办至九届,越来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对于潍职院创新设计协会的同学们来说,这是既是协会自成立以来的传统,又是展现实力并完善自己成长过程的宝贵机会。
参赛时,他们抱着在比赛中发现不足、完善自己的心态,在比赛过程中看看外面的世界,获得更多有关社会所需人才的信息,通过与各地的高手比拼了解自己上升的空间。成功一定会眷顾这些满怀对设计的无限热情又抱有平常心的人,一路披荆斩棘,他们在山东赛区决赛中脱颖而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殊荣是无数汗水换来的。比赛的前几个周,九位同学分工合作,有好的想法便与大家分享,相互切磋,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原理便去图书馆查阅,再不懂的,则去与创新设计协会的指导老师——康立业、李海庆两位老师进行讨论。被大家尊称康老的康老师拥有丰富的参赛指导经验,李老师掌握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两位老师不仅可以为他们解疑答惑,查缺补漏,还主动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在他们苦思无解时,老师像一盏灯指引了继续前行的路。
设计没有完美
“设计是没有完美的,当你每一次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时,都有一种再次修改的冲动。”协会成员魏亚鲁说。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他们对作品不轻言满意,为做到精益求精,加班熬夜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于他们而言就是家常便饭。协会内有规定,周一到周五的课外自由活动时间和周日必须要在协会活动,周六可自由支配时间。他们顶着专业课学习的压力去学习掌握三维创新设计的相关知识,准备大赛的参赛作品。从最基础的设计图到模型的制作,以及ppt、申报书、研究报告等各种需要上传的资料都必须仔细认真,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直至终稿,生怕一点小失误毁了全局。
粗心真的会造成大麻烦,比赛前上传资料时,因为一份申报材料中一个标点符号不正确,竟让他们一个周末都没休息。每一件成功的创新设计作品都是在无数次修改的过程中趋向完美。不管是要上传的资料,还是参加比赛的作品,无不经过一次次修改,才使这些成品逐渐完善,更显成熟。在创新的领域中没有完美,真正成就王道的是修改。
创新无界限无止境
创新是没有界限的。“界限”二字也被创新设计协会的同学赋予了新的意义。
“专科生与本科生不可划清界限,搞创新不可佩戴有色眼镜。”这是他们参赛最大的感触。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在这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中,专科生总被视为略逊与本科生一筹,甚至在大型比赛中会出现“专科歧视”的现象,这是创新设计协会的同学们最在意的事。同学们说,我们希望能靠自己的实力证明给所有人,专科生不比本科生差。能够在全国甚至更大的舞台上与各地高手同台竞技,不用担心外人的歧义眼光,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是创新设计协会同学们最大的愿望。
“创新设计这条路没有尽头,当你起步,除非路断了,你须坚持走下去。”备赛过程中经常遇到瓶颈,情绪低落时,他们会到外面晒晒太阳、听听音乐、做做运动调整下心情,然后继续埋头苦干。这时老师和其他同学便会毫不犹豫给予帮助,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新思维去思考问题,把在思考中激发出的一些创新构思真正利用起来,做出卓有成效的实际创新工作。在繁杂的创新工作中,坚持不懈,方能尝到成功果实的甜美。
穆勒曾说过:“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并不是无休止地想象,它需要的是开拓的胆识和勇气,并且面对挫折的不畏不惧。创新,不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它需要实际的付出和努力。它是不愿沦陷于传统的挣扎,是不愿沉溺于现状的觉醒,是不愿静默在黑暗的搜寻,是不服输的冲劲,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出的改变,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创新设计协会的同学们怀着一颗热忱的丹心,还在创新路上坚持不懈的奋斗着,他们坚信,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挖掘和培养,他们爱着这给予他们艰辛和快乐的地方,爱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