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融合递进式”培养体系,打造双创人才培养潍职样板
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创新创业品格与关键能力为导向,探索“核心素养引领、全面覆盖、分类培养”双创教育理论,构建双创教育课程、实训、评价体系,走出了一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分层培养”双创课程体系。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将创新创业核心素养融入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分通识培养、赋能训练、项目实践三层,按照普通学生和意愿创业学生两类群体分别实施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两种目标定位,“创新”和“创业”双线并进,开发适应分层培养的特色课程,促成学生从创新、创意到创业的逐步提升。培养培训校内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52名,聘请知名专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兼职导师,建立起专创融通、专兼结合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率5.02%,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学院教育质量指数、总体满意度、教育环境指数等均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20名。
“分段递进”双创教育实训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划分为“认知体验—赋能训练—项目实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论坛、讲座、沙龙和工作坊等活动。第二阶段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设立企业课题、交叉专业研修项目等多类型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开设针对性、个性化的课程和实践实训。第三阶段面向有成果和团队的学生,开展模拟商战或创业实践,培植条件成熟的项目直接创办企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5项。近三年在挑战杯、“互联网+”、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双创大赛中获奖32项,获得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一个一等奖。
“融合递进”双创教育孵化平台。二级学院层面搭建“产学研”创新实践平台,发挥学院22个省市级产学研平台优势,与企业合作成立54个工作室、16个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真实开发项目,开展学生实战演练;学校层面“政校企”共建潍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心,开展创业培训、孵化、投融资、成果交流等工作,对入驻学生团队提供免办公场所费、减免税费、提供无息贷款等服务;与校外10家省级创业示范平台、产业园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学生团队实现从0到1的蜕变。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获评山东省创客之家、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等。
“协同融合”双创教育评价体系。从学生、教师、专业、学校等多个层面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激励与评价机制。学生层面开展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教师层面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包含46个评价指标,把创新创业工作业绩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专业层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层面建立“政校行企”多元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工作和创业情况调研与改进提升。近三年,立项国家级创新创业研究3项、省级12项,发表论文23篇,双创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